6月5日,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很荣幸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的朱迪老师,来给同学开了一场讲座。朱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用户体验(UX)硕士方向专任教师——宣传与学生活动负责人,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健康、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近年来先后负责宝马、京东、微众银行、中信银行等十余项校企合作落地项目,拥有丰富的项目指导经验。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导师,用户体验研究中心特聘博士研究员,戴尔-北师大联合创客中心研究员,iOS Club指导教师,《用户体验核心课丛书》编委,北京设计学会设计心理学研究中心委员。



未来已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交互的方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它正一步步颠覆着我们的生活习惯。未来的产品,应用和服务需要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不仅仅是要突破键盘、鼠标和显示器的局限,更有可能是多种交互方式的融合。
体感交互(Tangible Interaction)作为新式的、富于行为能力的交互方式正在转变人们对传统产品设计的认识,探究新型的行为方式。体感交互是一种直接利用躯体动作、声音、眼球转动等方式与周边的装置或环境进行互动的交互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界面交互(WIMP),体感交互强调利用肢体动作、手势、语音等现实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人与产品的交互,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交互设计帮助用户与产品、服务以及系统进行交流。


本次课程,朱迪老师结合案例讲解具体实践逻辑,指导每组同学利用简单的硬件盒子(Techbox Tricks)和身边随处可在的材料,围绕特定的情绪主题——“恐惧、羞愧、伤心、希望、自信”,快速搭建音乐播放器的实体原型,实现基于情境的人机交互实体界面。
同学们脑洞大开,利用简单的材料做出了富有意义的体感交互作品方案,呈现出的作品原型,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更好地表达体感技术是如何捕捉用户的肢体动作、手势,从而进行音乐的播放、暂停以及切换,很好地模拟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